加州阳光 > 都市小说 > 名著反派救助站 > 第537章 蛮力流和谋略流的挑战模式
但是,里头并不包括阎摩罗王的十八天盖(遮天伞)和都市王的十六天殳(金莲殳),这也是各大势力即便再眼馋,也不敢轻易对这两家下手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被戏称为金莲殳的十六天殳,黄汣VS魔头之时,虽然知情人都讳莫如深,却不妨碍它的威名远播。

可当黄莳就这么大剌剌的把神器摆上了台面,绝大多数人吞了吞敬畏、敬仰、甚至还带着些莫名的小渴望的口水之余,心底也不是不打鼓不犯怵的,毕竟哪怕在日常生活中,碰上个傲娇脾气差眼高于顶的人都有可能被怼得满脸开花,何况是拥有了脾气秉性更有甚者的器灵的神器,一旦惹恼了它,吃不了兜着走都已经算得温和了,更有可能的是直接反噬,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原本还对黄武、黄鑫、魏璋和张敏悦四个颇有微词的诸位,一瞬间也面色不定了起来。

随着黄莳的话音落下,悬浮于半空的红漆木盒忽然人立而起,随着表面浮起了淡淡的莹光,一种奇异的震动裹挟着强大却令人心悸的力量,直将周围之人生生逼出半径十米的圈子这才作罢。

作为一只弱鸡的罗炜对这种压迫感反应迟钝,直到被旁边的钟大江提溜到了安全范围之后这才有机会看得分明,原本平平无奇毫无特色的红漆木盒表面已经浮现出了凹凹凸凸如同被精心雕琢过后的纹理,只不过挺写意缭乱的,具体什么内容压根不好分辨,且看久了会让人有一种目眩神迷的感觉。

黄莳再度发声:“你们谁先来?”

其余三人还在观望犹豫之际,黄鑫已经不顾二叔祖的眼色,满脸傲慢且中二十足的上前一步,自信满满道:“十六天殳既然是我们黄家之物,我自然势在必得。”

只见他先闭眼原地做了几个深呼吸,眼睛睁开的那一刻,自信凌厉的气场几乎喷薄而出,紧接着,便迈开大步一步一步朝红漆木盒而去。起先,他走得稳健中带着张扬,10米,8米,7米,6.5米,6.2米……直到勉强接近5米线时,时间已经过了近半个钟头。又过了10分钟,黄鑫早已虚汗淋漓,面色褐红,牙关紧咬,呼吸粗重,右手拼命前伸,如同一个即将被沼泽没顶之人徒劳的寻求不存在的救赎。

就有其中一个吃瓜群众幸灾乐祸的叫道:“我说,姓黄的小子,回头是岸吧,你根本不行呀!”男人怎么能说不行呢,此言一出,黄家旁支之人纷纷回头怒目而视,倒是红脸二叔祖的目光始终没有偏离黄鑫,且脸上露出了欣慰却带着担忧的微笑。

在黄家旁支的或是怼人或是加油激励中,黄鑫忽然大吼一声,表情也从先前的垂死挣扎顺利过渡到了青筋暴突的狠厉视死如归,连原本漠不关心的卡帝尔执事都显出了几分郑重来。

黄鑫榨干了浑身上下最后的那点力量,一口气突进了十余步,尽管看起来如同风烛残年的老者般,近乎于拖着残腿一步一挪。直到进至4米开外,气力用尽,整个人如同破布口袋般被弹飞出去。虽然五脏六腑明显被震伤,嘴角也有鲜血溢出,人也昏厥了过去,但十六天殳明显并没有对区区蝼蚁的冒犯进行惩戒的意思,这才使得二叔祖轻易将人给接住了。

二叔祖随手一搭脉,这才彻底松了口气,将人交给旁边,神色复杂的瞅了一眼黄莳,紧接着正了正衣冠,冲着十六天殳的方向躬身一揖,算是感谢了神器手下留情之恩。随后,他示意旁支五人先将黄鑫送回去疗伤,自己则大剌剌往边上一站,领着二三百号族人将人多势众的撑场子的姿态做得足足的。

有了黄鑫这个二愣子的投石问路,第二个登场的罗酆山张家的张敏悦也有了自己的考量,她虽也是同辈之中的天骄人物,却不是个走一力破万法的类型,说白了,就是个遇事容易想多了的谋略流。黄鑫虽然不济,却也是同辈之中算得上有名有号的那一拨,和天骄一流自不能比,却也没有弱鸡得太多。他的失利已经说明了无脑强闯是行不通的,于是她便开始绕着界限转悠观察了起来。

张家的青年一辈倒也有头脑灵活之人,佯装疑惑实则提点的凑到自家的长辈跟前问道:“祖姥,这个十六天殳怎么如此古怪?”

张家老太不紧不慢道:“都市王的十六天殳实则是两器合二为一的总称,它奇就奇在本身虽是道门神器,器形上确是佛道一体。上端是一柄十六瓣金莲的短殳,下端是一杆长柄引磬,二者相结合虽然被称作十六天殳,实则从形制上已经可以列为金杖一流……”

张家老太虽然看起来是在科普,实则已有了提点之意,至少在她的提点之下,张敏悦已经猜出了按照红漆木盒长短看,里头放置的就不可能是十六天殳的完全体,估计盒内摆放的不是金莲短殳就是长柄引磬,且金莲短殳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张家老太虽然对现下的情况同样束手无策,却也尽可能的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一点头绪,也就是十六天殳的佛道一体的属性问题。

众人虽然对这种明摆着的作弊行为不耻,一则人家介绍的这些本身属于公开信息,二则人家也就提了个破解的思路,方向对不对都还两说呢。

张敏悦起先也试图自己思考,却在纠结没有头绪之际,不由得选择顺着长辈的思路。对于佛道之争,幽冥界是有着完整的记载的,对于修真界流传至今的道佛儒,最早的华夏只有道,在道之基础上才演变出的佛与儒,儒先不提,就说这个佛,很多人认为佛起源于天竺,但事实并非如此。

红楼之中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成语,叫做“青灯古佛”,直译过来便是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虽然这个成语看起来是曹公最先使用的,但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华夏大地上还刚刚巧真的有个叫青灯的老道,因其苦修和无怨无悔的行善积德而悟出“大道无量”,因此成就了佛家第一人,这个青灯老道因此更名为无量,而佛门则通常直接用“古佛”二字称呼他。不过后来,这位古佛逐渐淡出,佛家那边又整出个燃灯古佛,因此这位青灯古佛,或者也可以叫做无量古佛的,便渐渐不再被提起,说起古佛,也就只会想起燃灯来。

青灯古佛之所以淡出,就因为他实在太无量了,长江黄河都还没彻底搞定,就跑去恒河救苦救难去了,天竺佛教实际上也就是这么来的。

莲花本是道门的道花,寓意五浊恶世而不染卓,也就是差不多和大家熟知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个意思。而最早的佛花其实是曼珠沙华,至于为毛会是这种花已经不可考,比较靠谱的说法是曼珠沙华在梵文中的意思相当于“天赐的吉祥之花”,不怎么靠谱却流传度比较广的却是青灯古佛既然跳出了道门,就不想再沿用莲花了,然后刚到天竺,乍一看到曼珠沙华就被它曼妙的姿态给迷住了,也就是说,一开始的佛花是曼珠沙华纯属他的个人喜好,而所谓的寓意“天赐的吉祥之花”的这个名字,也是他后来给取的。

至于为毛佛教传回华夏,佛花又变回了莲花,一则是因为早年曼珠沙华这种植物在华夏并不常见,因此无论是古怪的名字还是在老百姓的认知度上都不利于广泛的传播。二则,也因为佛教有些偷懒和省钱的打算,佛道之争之下占领的道观,索性能不改动的就别浪费了,连大殿里供奉的端坐或者脚踏莲台的造像,佛门也直接把上头的人给扒拉掉,直接往莲台之上摆上个佛祖菩萨的人像完事。

在张敏悦的理解之下,十六天殳既然有着佛道一体的属性,那么就应该寻出二者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也好找,二者都讲究清修,既要修身更要修心,二者都相信因果,笃信“祸福无门,为人自召”。魂修也属于道门的一个分支,因此放大这两种心境的感悟并不是难事,于是,张敏悦就地盘坐,开始沉浸心神,以这般心态将一抹神识透体而出。

神识瞬息便突破了10米的距离,张敏悦大喜,刚试探着触碰红漆木盒,忽然,一股巨大的吸力传来。她的神识就像是露出线头的毛衣,随着线头不断被拉扯,整个神识从外围开始不断被拆解。

还是对自家神器最了解的黄莳先反应了过来,见张敏悦面色逐渐惨白,七窍开始侵出鲜血,不由得大惊失色:“收了神识,不然七魄不保!”

可惜为时已晚,张敏悦虽然听得到黄莳的提醒,却已经头昏脑涨,气血翻涌,感觉整个识海都开始显现出崩溃的迹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