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阳光 > 穿越小说 > 公瑾英年录 > 境界
孙策歪头看了一眼孙媱,又看看周瑜。"二囡,这可真是女大生外心。公瑾是我兄弟,不分彼此。"

孙媱的脸腾地红了,她莫名地有些窘迫。讪讪地退到后面不再说话。

周瑜笑笑,看看可怜巴巴盯着孙策的孙权问道:“阿权,你是不是也想和兄长一起去打猎?”

孙权点点头又摇摇头。

孙策拍拍周瑜的肩膀:“你和我家阿权之乎者也起来,一定没有问题。让他去打猎。。。呵呵呵。他到是说过喜欢猎虎。。其实呢,真让他猎虎,怕是早就成了虎食!走吧,咱们瞧瞧猎物。怎么样,公瑾,认输吧?你今天可是七只鹰,我是九只!“

孙策看着周峰周岭手里的雕鹰,正要上前翻弄,忽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好不要脸。你不看看公瑾哥哥的七鹰个个箭穿鹰眼,你虽然九个,有射中头的,有射中肚子的,还有两只是翅膀,乱七八糟,我也不知道真在战场上,谁才能一箭毙敌。“

孙策根本不回头,单手向后一探,就抓出了粉色的一团,伴随着唧唧哇哇地叫声。

”公瑾!你说,咱们今天是比射下来多少鹰呢?还是比谁射得准?“孙策大叫。

”当然是射下来多少鹰了。伯符技高一筹,瑜自愧不如!“周瑜见孙策和孙媱的脸色都变了,眼看要吵起来,急忙过来转移话题:”伯符,你可知道这些家养的雕鹰烧烤最好吃?要不要尝尝?“

”哈哈,当然,我还以为你家豢养雕鹰就是为了练习骑射的箭靶,原来一点儿都不浪费,还可以做食材!“

提起吃东西,孙策的兴致立刻高涨。拉着周瑜的手就往外跑。早把和二妹的龃龉忘到脑后。

陆康半晌也没说话,他心里知道儿子的话是对的。陆儁劝父亲对周家要照顾有加,提携周瑜。

庐江周氏,两世三公的名门望族,甚至有人说其远祖出自绛侯周勃细柳将军周亚夫一支,因周亚夫获罪枉死廷尉狱中,周家子嗣为避祸从沛郡丰县迁徙至庐江舒城,这些是否为真已不可考,当年为避祸,细柳后人谁也不愿承认是周亚夫之后,三百年过去,周家把自己的源头也已模糊了。

如今的周氏家族,除了在朝的周忠周尚,年轻一辈的精英已经损失殆尽。除了年方十五的周瑜。而这几乎灭门的惨祸之源头跟他这个庐江太守有何干系,只有他自己知道。

陆康心里也十分后悔,他没想到一句小心戒备的提醒,非但没有达成对大汉的忠心,却害了一方良臣士绅。尽管如此,他却并不十分后悔,在他看来,忠于汉室是第一位的。

只是对庐江周氏,他还是想给些许补偿的。就像儿子陆儁所说的,为后世积德消减孽业。

于是他准备亲自邀约周瑜见面一叙,看看这庐江周氏仅存的少年,若果真如坊间所传,才高姿伟,不妨举荐为茂才,那样再也不会有周家后人子弟怀疑这次的伏击惨案跟自己有关。

舒城郊外有龙舒水、淠水和决水,因为水系发达,渠溉完备,是牧草粮秣的主要产地。

孙策望着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感叹道:”公瑾,你家乡真好啊,粮秣,战马,骁兵,一样不缺,你完全可以以此为据,纵横天下,所向披靡!我父亲昨日来家书说,董卓老贼弃洛阳,挟天子逃亡长安,他马上就要带兵进入洛阳南宫了。“

周瑜用长叉翻了翻火架上的肉,轻声说:”伯符,他年你若起兵举事,瑜一定携粮秣枪戟,毁家相随。“

”公瑾,你才学武略家事,那样都比我强。为何要追随我啊?你完全可以自立。我投靠你,做你马前先锋大将!“

周瑜用长叉翻了翻火架上的肉,轻声说:”伯符,他年你若起兵举事,瑜一定携粮秣枪戟,毁家相随。“

”公瑾,你才学武略家事,哪样都比我强。为何要追随我?你完全可以自立啊。我可以投靠你,做你马前先锋大将!“孙策侧歪着身子,左脚跷在右膝上,头枕着左手,左肘支地,仰头倒进嘴里一觥酒。一饮而尽,看起来舒适又尽兴。

”伯符兄承破虏将军之质,疏阔豪达,具领袖之风范胸襟。让人一见倾心。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此瑜所不及。瑜自忱忝为幕府,为兄筹谋划策,助力左右,倒是颇为称职。“周瑜仍然轻声细语,面无改色,手里还转动着火钳烤肉。

”公瑾,你这可是太自谦了,我承认你有王佐之道,可是你更有立国之才。我孙策也随着父亲出生入死地打过仗,见过朝廷上下的各色人等,从没见过有公瑾你这样的文才武略俱佳之人,还弹得一手好琴,还这么英姿勃勃。。。哈哈。害得我家女子每天都盼着你。。。“孙策说着,又仰头灌进一觥酒。

”伯符,你又喝多了。。。酒不可多饮,小酌怡情,大醉伤身。“周瑜说着,把一只烤好的鹰翅用竹签插了递给孙策。”伯符,不是所有人都有帝王之志,你我不幸生于乱世,瑜本心更想效法越之范蠡,汉之张良,功成身退,徜徉于山水之间,或者谱流芳千载之曲。。。“周瑜说着,明亮双睛盯着孙策。

孙策大口嚼着肉,笑道:”公瑾,你没有帝王之志,怕是觉得帝王都是自私刻薄之人吧,我知道我知道,你有德行洁癖,你觉得高祖狡兔死,走狗烹,太过薄情。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安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在你心里,当个帝王反而玷污了你的怀瑾握瑜之美,对不对?“说着,他撕下一块鹰肉,送到周瑜嘴边就往里杵。”公瑾,这块肉最好吃。“周瑜躲闪不及,只好就着孙策的手吃了。

孙策满意地说:”你想做张良范蠡,你想过我没有?你想跟我一起共创天下,那我不成了刻薄君王了?我才不干呢。如果将来我们俩大业有成,天下清明,我们把它交给一稳妥可靠之人,咱们俩一起浪迹天涯,就像现在,煮酒烤肉,弹琴弈棋,岂不快哉?“

周瑜白皙的脸上浮现一丝笑意:“要是那样当然好,没想到伯符和我一样,是个不在意爵禄之人。本以为。。。”他说到这里,忽然停住,专心致志地烤起肉来。

“嗨,公瑾,你怎么又说半截话?”孙策大叫。

“我是说。。。本以为伯符会中意。。高祖皇帝。。。没想到兄长竟然人若其名,有霸王项羽遗风。豪迈洒脱,快意恩仇。不愧江东小霸王之名!”周瑜并没有把心里话全说出来,他本来觉得孙坚和刘邦的家世差不多,都不是出身高门的士族子弟,从底层艰难出头之人会对玉玺大宝趋之若鹜,为掌握可对别人生杀予夺的权势不择手段。而很多名门望族之子侄却往往坚守心念,品德高远,不肯为眼见的所谓权势钱财折腰摧眉。

今天祖上瓜农出身的孙策竟然有扫平天下,归隐山林这样的舒阔境界,实在让他惊喜。更觉得阿策是自己的知己。他不喜愚忠汉室之人,甚至觉得大汉皇室已经是大树根下的白蚁。可四周的士族子弟个个都言必称匡扶大汉,好像都是中常侍几个宦官的错,都是何进等外戚擅权的错,难道不是皇帝给予了这些龌龊之人高位和权柄么?所以周瑜在一般的士族子弟中没法交心深谈。甚至对自己的父母和族伯也不行。自从晖哥他们的惨祸之后,周瑜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少,他几个月来想明白了很多。正因为想得明白,才愈发沉默寡言。直到见到儿时好友孙策。

孙策底层出身,没有了士族大家对皇权敬畏的亦步亦趋,却有一种大开大合纵横天下的勇气和雄心。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平民子弟往往对权力有着极致的执着。这也是周瑜所不齿和鄙视的。今天听见孙策对权柄如此豁达,心里一层暖意上涌,颇有遇到了可以坦诚相交的知己之感。

周瑜把烤好的雕鹰肉切成小块,蘸了酱料,摆放在陶瓮中,端给孙策,又拿出一小瓯杏花酒,倒在墨玉盏中。

“来,伯符,为你我将来携手并进,共创大业,请!”周瑜皮肤白皙,自从周晖等人惨死,父亲中风,他几乎没有开怀而笑的时候,往往英俊如玉的脸庞显得略带忧郁。而此刻,他双眸似火,异常明亮,看得孙策心中暗叹,公瑾之貌英气勃勃龙章凤姿,确实不在自己的绝世美颜之下,虽然年仅十五,已经隐隐有了男子之气。难怪自己的两个妹妹有些情不自己。

孙策正在大块吃肉,忽然周峰跑了过来:“公子,庐江太守陆季宁公派人特意送来书简,请公子过府一叙,说是有要事相谈。公子,我们接不接这请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