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阳光 > 穿越小说 > 公瑾英年录 > 朝乱
洛阳三公之一的周忠府邸,周忠周晖父子正在西暖阁里促膝而谈。一旁还坐着周家的另一个京官周尚。下人们都守在廊子外,暖阁里的谈话几乎无人能听到。就连煮茶的侍女也被赶走了,周尚亲自扇火煎茶。

“阿晖, 你异叔父的来信都看到了?” 周忠舀了一碗茶递给儿子,淡淡道。

“是,父亲大人,看来在舒城的周家子弟已经在做准备了,改庄园为牧马场,修建演兵布阵的城郭,这不只是为了防守山贼和黄巾吧。听说阿道和阿瑜对建立部曲最为积极。”

“你说呢?如今天下大乱,去年黄巾又起。这些年来你这个洛阳令做得也是难而又难,好几次叛军都逼近了洛阳,而皇上却任命了一个屠户做大将军。” 周忠只有在儿子和弟弟面前才敢吐露心扉。大将军何进是以前的宫女何氏之兄,自从何氏生下了庶子刘辨,就平步青云,直至扳倒了宋皇后,自己继任成了何皇后。其兄也从一屠户摇身变作了大将军。这种要家世无家世,要才学无才学的市井之徒,只因妹子生得漂亮就登上庙堂管理朝政,自然在士族大家中引起反感。私下里无不议论纷纷。

“阿爹,所以孩儿辞去洛阳令之职还是明智之举?” 周晖问。

“唉,当下的朝政糜烂至此,连给皇上宽衣倒夜壶的下人都成了能决定朝政的中常侍,天子如此任人为亲,如何能不硝烟四起,叛军迭出?到头来,还是得皇甫义真出面。” 周尚端上两盏茶,接口道。

“阿叔,你听说过坊间流传的皇甫嵩和董卓的趣事么?” 周晖忽然想起了什么,微笑着问。

“说来听听。”周忠也起了兴趣。

“今年春二月,王国部疲惫不堪,解围撤退。皇甫嵩下令进军追击,董卓認為“窮寇勿追,歸眾勿迫”,皇甫嵩則以為:“叛軍是喪失鬥志的疲師,而不是歸眾、窮寇”。隨後,皇甫嵩讓董卓負責殿後,自己率軍追擊,連戰連勝,斬首萬餘級,叛軍首領王國逃走後不久病死。这本是帅将之间的策略不同,然董卓因皇甫嵩之大功对其又妒又恨。此事尽人皆知。 ” 周晖道。

“唉,皇甫义真名将世家之后,军旅经验自然比靠匹夫之勇以及羌人助力的董卓高明许多。只可惜皇甫嵩没有生在武帝朝,否则可与卫青霍去病一争雌雄。看看当年的国舅爷卫青,再看看当今国舅爷,徒有大将军之名,无大将军之才。” 周尚叹息道:“阿晖辞官回乡是对的,你这些年来太过流露锋芒,朝中已经有人视你为眼中钉,你回乡屯粮,集财,训练兵勇,若天下大乱之时,不但可自保,说不定还能为家国天下立下不世之功呢。我们庐江周氏下一辈的子侄中最出色的就是阿晖了。以后你就是引领周氏一族的带头人。”

“是啊,阿尚,这就是我让阿晖立刻回乡的原因。近几日看天子面色蜡黄,似乎有病。日后若有变故,京师一定大乱。所以还是现在就走的好。阿尚,司空袁周陽之嫡次子虎贲中郎将袁公路近几日屡次提起你,似乎颇有结交之意。你不妨和汝南袁氏多加联络。” 周忠接过茶水,喝了一口。又道:“回乡以后,多栽培一下阿道和阿玢。阿道是大将军之才,阿玢饱读诗书,虽然是庶出,难保将来不像袁家庶出的袁本初一样有才气。看看袁绍和袁术,就知道嫡出未必就胜过庶出之子。嗯,阿瑜还小,也要多加提点。”

-------------------------------

周晖是光彩照人的。周家祖传的好相貌让不到而立之年的他兼有少年的风华正茂意气昂扬,也有中年人的稳重儒雅,坚韧不拔。他骑着高头大马,身后一行看不见头的华丽马车,就这样招摇地穿过了庐江的大小城镇,引起了众多世族大家的翘首张望和窃窃私语。

甚至有许多乡绅们都说庐江周氏怕是要再出一位三公大官了。

前来迎接的周理周道周玢都骑着配着华丽鞍饰的骏马,簇拥陪伴着周晖。这样的声势着实浩荡。

周瑜没有和哥哥们一起去接周晖。他一个人躲在水阁里弹琴。

最近烦心的事很多,先是马超马瑷兄妹离开。马瑷是从小看大的。长相可爱,肥嘟嘟的白肉.团子整天腻在他身上,就像解闷解愁的开心果。马超虽然不像孙策那样和自己投缘,却也比蒋干更有趣。尤其是他精湛的骑射技艺,让周瑜羡慕而钦佩。正是因为和马超厮混了几个月,他对骑射的兴趣大增,软磨硬泡之下,周异特意给儿子请了专门的马术骑射教头。

对于周瑜的“不务正业”, 蔡邕很不高兴,找了个借口,辞去了塾师的位子,说好传授给周瑜书法飞白书,也没有兑现。

对于恩师的离去,周瑜非常难过,他在蔡邕的书房里跪了一上午挽留蔡邕,却不肯承诺专心读诗书而不花大量时间精力学习武艺骑射。

这让蔡邕更加恼火,甚至有些恼羞成怒。毫不犹豫地请辞离去。

周异虽然惋惜,却也认同周瑜不放弃武学的想法。儿子既然不想只做个大儒,一定是有更远大的志向,在这乱世之秋,未尝不是好事。

既然蔡伯喈和儿子没法合拍,也只好顺从他们各自的想法。周异备好了马车礼物给蔡邕送行。

蔡邕拒辞不受,只带着自己的箱笼行李和家眷上了马车。十五岁的蔡昭姬愈发高冷艳丽,对前来送行的周瑜视而不见。裹着狐皮领子的白色披风,如傲雪寒梅般俏丽,上车远行。

虽然喜欢的朋友走了,周瑜并没有十分落寞。因为周晖的回乡让他十分兴奋。

小时候见过的阿晖哥,印象不十分深刻,六七年过去,十四岁的周瑜对年近而立的周晖简直是崇拜至极。

阿晖哥的诗文经史不必说,他的武功和谋略也是周瑜望尘莫及。就兵书而言,从上古到战国,极致当下的著名战事,他无不烂熟于胸,能侃侃而谈。尤其是阿晖哥的正妻皇甫氏,出身将门世家,是黄巾军克星当今左将军皇甫嵩的侄女。 对兵法战法也是非常熟悉。和他们夫妻聊天,周瑜就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像个井底之蛙一般。

周晖回到舒城后,把原来周道他们布置的练兵场重新修葺规划和布置,有模有样地训练精兵三千。立刻这些兵勇的整个风貌都不一样了。

周瑜跟着周晖忙前跑后就像他的影子一般黏在一起。

“阿瑜, 你跟我到暖阁来。”周晖训练完士兵,招呼自己的小跟班周瑜。他对这个从弟也十分喜爱。 依稀只记得小时候的他是个非常漂亮的小肉.团子。现在看见眼前十四岁的英俊少年,不由得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

暖阁里,也穿着棉铠的堂嫂子皇甫撷和穿着绣襦的长嫂何氏正在煮茶。

“阿晖,阿瑜,来,喝点热茶。”皇甫氏亲热地招呼自己的丈夫和从弟。

“阿嫂,你煮的茶最好喝。”周瑜扬起明媚的笑脸看向皇甫氏。

“好喝就多喝一点。”何氏替周瑜舀了一碗茶也替周晖和随后进门的丈夫周玢盛了茶。

“今天练兵练得如何?”皇甫氏一边拿起针线一边问。

“练兵还不错,只是这些兵不知实战怎样。以后有机会要把他们带上战场才行。”周晖道。

“我们庐江舒城这里风清云谈,稻田金黄,哪里会有兵戈呢?”何氏笑着说。

“这可难说,当年在洛阳,我们谁也没料到会差点被黄巾包围。”皇甫氏道。她忽然想起了什么,盯着周瑜说:“阿瑜, 你是不是有个好朋友叫作孙策?”皇甫氏是七年前才嫁入周家,那时周异刚刚带着家人返回庐江。所以她以前从未见过周瑜,也并不知道周瑜的儿时玩伴孙策。突然被她一问,周瑜很是惊讶。

“我叔父有一次宴客。有乌程侯孙坚,他还带着他的妻弟吴景和十分美貌的长子孙策。我记得很清楚,婶娘和母亲一致夸赞孙策长相俊美。吴景却说,孙策长得美却比起周瑜还是略逊一筹。当时只听说是前洛阳令异公的嫡子,还是现任洛阳令的从弟。那时。。我还没和阿晖结亲,自然不晓得周瑜是哪一个。。。”皇甫撷有些不好意思地瞟了一眼周晖。 她接着说:“那次宴会,不但吴景孙坚他们说起阿瑜的美貌,还有几个人也提起阿瑜,一个是骑都尉曹操,他说阿瑜小时候就十分漂亮,只是曾经溺了他一身。。。还有卢植,也说过阿瑜聪明而又有才。他们见过一面就印象深刻。。。我记得当时孙策开怀大笑,连说他和咱家阿瑜是铁打的兄弟。说来也好笑,正是那次宴会听到了这么多庐江周氏的事,我爹才决定请人到大司农那里做媒。”说着往事,皇甫氏脸不由得红了。

“哈,阿瑜,没想到你在洛阳还这么有名?”周晖不由得大笑起来。

暖阁里的笑声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公子!公子!”

周晖不悦地回头看了一眼, 冷冷道:“你们的规矩呢?大呼小叫的。”

一头闯进门的周峰愣了一下, 磕磕绊绊地说:“公子,异老爷传话来,说请公子们立刻回府,有要事商量。”

“异叔?什么要事值得你专门跑到庄园来?”周晖皱皱眉,显然有些不以为然。

“晖公子! 是。。。是。。天子驾崩了。”

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薨。年仅三十三岁的刘宏盛年薨逝,消息震动朝野。

仅仅数月之内,洛阳都城的朝堂上风云变幻,血雨腥风。

远在静谧美丽的舒城周氏也随着这朝堂的巨变上下沉浮。虽然年轻一辈中的翘楚周晖已经很有先见之明的辞官回乡,周氏两位京官周忠周尚却深陷漩涡中难以自拔。周忠已经累迁至三公之位居大司农, 而周尚则与汝南袁氏嫡次子虎贲中郎将袁术交情甚笃。两人此刻已经无法辞官回乡。

一封连着一封的家书被快马传回庐江舒城。

中平四年先帝崩逝,谥号为灵帝,灵帝在世时本想以皇子刘协继位,临死以刘协托付宦官蹇硕。在原配宋皇后被废后登上继皇后之位的宫女何氏与其兄长屠户何进一番密谋, 又联络了出身世家大族汝南袁氏的太傅袁隗一起拥立何皇后长子刘辩即位, 时年十四,其生母何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以其兄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参录尚书事,执掌朝政,相当于外戚联络了士族一起打击了宦官,形成外戚何氏专权之局。何进诛杀蹇硕,将其所统禁兵悉归于已,由此取得西园八校尉的指挥权。灵帝之母董太后图谋参与政事,与何太后相恶,婆媳想斗。结果是董太后之弟骠骑将军董重下狱自杀,董太后亦暴死,原因不明不白。何氏除掉异己,执掌朝政,其势甚盛。

中平六年七月,大将军何进从中军校尉袁绍之议,欲尽诛宦官。谁料已掌大权的太后对身边昼夜伺候的宦官愈加信任,不听何进之言。何进本来出身屠户,并未读过多少书,更无才气,遇事却不敢决断。袁绍建议何进召四方猛将豪杰进京,以胁迫太后同意。何进采纳,于是召前将军董卓进京。朝堂上主簿陈琳、侍御史郑泰、尚书卢植等人都劝谏何进不要召外兵进京,认为董卓进京必为祸乱,何进不听。

七月流火,舒城周氏庄园的草甸子上绿草如茵,一骑白马疾驰如电,如同翠绿草地上飘过的白云。

马上的白衣少年弯弓搭箭,射向练兵城郭女墙上的暖阁。暖阁上悬挂的彩旗一一应声而坠。

暖阁里观看的众人一片掌声。 周异满脸兴奋。周晖点头微笑:“异叔父,阿瑜才十四岁,这臂力这马术已属上乘。假以时日,阿瑜前途无量!”

话音刚落,一个家人捧着一封用泥封的蜡丸来到暖阁。周晖见了急忙拆封。这是周忠发给他的密信。

信上说中平六年八月,皇宫之内一场大乱。事情开始于何进入宫面见何太后请尽诛诸宦官。被中常侍张让等人偷听后先发制人,矫何太后诏召何进入宫,立即诛杀。何进部将吴匡闻听何进被杀,与虎贲中郎将袁术等斫宫门而入,袁绍亦引兵入宫,杀宦官赵忠等。张让、段珪等劫持少帝,太后及陈留王刘协仓皇出逃。袁绍关闭宫门,大杀宦官,死者二千余人。尚书卢植等连夜追得天子刘辩,刚刚到达洛阳的董卓闻讯前来迎接,于是皇帝平安回宫。

最让周晖不安的是信的末尾说董卓进京后,逼迫汉廷免司空刘弘,任命他自己为司空。这样周忠不得不和同为三公的董卓打交道,而且往往意见相左。看到这里,周晖看向自己的妻子皇甫撷,“阿撷,你从父是不是说过董卓为人刚愎且心胸狭小?”

“是啊,从父只是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且击败了叛军,董卓就嫉恨于他,处处羞辱。此人应该是又坏又狠。” 皇甫氏听叔父皇甫嵩说过董卓多次,立刻回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