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擅长的正是理论,它向张青灌输了海量的理论知识。
张青引起各大院校关注的首要原因,并非托斯马克装置,而是他深厚的可控核聚变理论基础。
张道然曾言,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那时各大院校还未到不惜一切代价争夺人才的地步。
直至张青创造出微型托斯马克装置,高校们才争相追逐。
若埃里克森-孟夏尔继续探讨,张青脑中的资料库有足够的深度,足以提供线索,甚至撰写出超越埃里克森-孟夏尔的论文。
然而,理论与实践间存在鸿沟,将理论付诸实践并非易事,这一点,系统也无法相助。
许多理论需经年累月的反复试验,甚至无数次失败,才能实现。
埃里克森-孟夏尔试图考验张青,却反被其所困。
"好了,还有人要向这位年轻人提问吗?"
方丹教皇预料到这一幕,微笑着询问。
挫败了埃里克森-孟夏尔后,科学家们不再刻意提出难题,而是提出一些初步见解,期望从张青那里得到启示。面对即将关闭的网站,张青尽其所能回答问题,引发阵阵惊叹。
"天哪,你真的不是专攻理论物理的吗?"
"你难道是考古学出身的?"
"概率论,这涉及数学领域了啊。"
第一天的索尔维会议,罕见地在和谐中结束,无人争锋相对。
大家都忙于与张青深入探讨,无暇他顾。
"年轻人,我期待明天再次见到你。"
麦克里斯特-吉克斯走过张青身边,满心期待地说,他有了新想法,期待从张青那里听到更多。
"呵,多与我们这些老家伙交流,对你有益。"昂才尔尼福斯基用力拍了拍张青的肩膀,张青的理论为他的古生物学理论提供了强大支持。
张青只是谦逊地微笑,见方丹教皇收拾东西下台,便疾步上前。
"方丹教授,我明天可以不来吗?"
张青的感受与昂才尔尼福斯基截然不同,他觉得自己并未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受到启发的大多是理论知识。
系统资料库中的理论知识丰富得惊人。
这并非说这些理论知识无用,只是许多理论在现有科技条件下无法转化为实践。
假设你掌握了穿越时空的秘密,但现实是,当今世界缺乏必要的素材和工具,这样的知识又有何用处呢?
或许你发现了遥远星系中的一颗星球,这对天文学确实是一次巨大的飞跃,然而,以人类目前的能力,数十万年内都无法踏足那里,这种发现的实际价值又在哪里呢?
张青觉得,与其浪费时间开会,不如投身于实验之中。
如果在这次会议上,还有一个能理解他的人,那必定是方丹。
"呵,神明赋予人类智慧的钥匙,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诵读它的经文,那便是科学。"
"而有些人,一旦知晓神明无须诵经也能施展奇迹,便开始探究神明是如何做到的。"
"或许有一天,人类中会出现接近神的存在,但此刻,我们仍需专注于研读经文的奥秘。"
方丹教宗机智地说道,显然已洞察了张青的心思。
作为诺贝尔三奖的得主,方丹教宗是坚定的实验主义者。
他的言辞暗示着,人类应妥善运用神赐的知识,而非妄图超越界限,那是无法企及的领域。
"那么,我明天不会来了。"
虽未得到明确的答复,但张青将此视为默认的许可。
离开前,他向方丹教宗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也是他在索尔维会议上唯一的正式提问。
"教宗,您荣获三项大奖,如何挤出时间做实验呢?"
在张青看来,教宗同样是人,人类的精力和智慧都有其局限。就算日夜不眠,也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全心投入实验。
"我是教宗,身份与你不同啊。"
"想必你是在实验室中,口述指导他人做实验吧。"
"我则是躺着,一个手势,就有专人翻译去指导他们,背后还有两人帮我按摩。"
张青哑然,这确实是自己无法触及的高度。
次日,第三日,张青都没有出席索尔维会议。
埃里克森-孟夏尔也同样缺席,据说受到启发,闭门撰写论文去了。
"合影那天,他一定会来的吧。"
这是所有科学家的共识,毕竟,参与索尔维会议的合影象征着永恒的荣耀,无人会错过这个机会。
然而,到了合影那天,张青依旧未露面,只有埃里克森-孟夏尔出现了。
见到张青缺席,埃里克森-孟夏尔激动不已,声称即使人不到场也要将他的人像P到照片上,这遭到了所有科学家的一致反对。
索尔维会议的历史上,从未有过P图凑人数的先例,这是对尊严极大的亵渎。
"方丹教宗,您应该理解我,将张青P上去吧,他有资格享有这份荣誉。"
埃里克森-孟夏尔的态度大变,从几天前带头挑战张青,转而成为全力支持他的忠实拥趸。
方丹教宗轻轻一叹,起身,凝视着艾立克斯·蒙夏尔的双眸。
“艾立克斯-蒙夏尔,你喜欢看球赛吗?”他问。
艾立克斯-蒙夏尔一脸困惑,张青也曾以足球为例给他解释。
“球神梅西参与了六度世界杯,有一次全程坐冷板凳,一秒都没上场。”
“你认为,拥有无数荣誉的他会把那当作荣耀吗?”
“那个张青,未来会在索尔维论坛的中心位置!”
“但今天,那个位置还是由我来占据。”
于是,三天后,索尔维论坛正式落幕。华夏青年科学家张青,这位令与会科学家惊叹的人物,缺席了所有主次合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