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阳光 > 科幻小说 > 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 > 第15章 与两弹一星比肩
这座实验室并非寻常高校的实验室,而是真正的实验基地。
占地面积足有数千平方米,坐落在戒备森严的军事区内。
四周警戒的武装人员皆为精兵强将,人数以师级计算。
信号已被严密屏蔽,任何卫星地图都无法捕捉到这个军事基地的踪迹。
内部网络不与互联网直接相连,手机信号全无。
两个月前,张宫在此进行了受控核聚变实验,将人造太阳的持续时间提升至世界纪录的两分钟。
当时参与实验的科学家无不欢欣鼓舞,庆祝这一伟大成就。
随后,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就地解散,准备进一步突破,将基地暂时交给其他项目。
毕竟这样的实验基地,全中国不超过十处,不能让单一项目长期占用,谁有突破性成果,就优先使用权给谁。
如今,上次参与实验的专家学者再次聚首,大家心中都明白一件事。
肯定是受控核聚变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才会紧急召集大家前来。
“老张!”人群中一位精神饱满、面色红润的老者目光一亮,“你也在这里啊。”
"哈哈,唐老也加入我们了!"一位佩戴黑边眼镜的老者笑道,"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怎能少了您呢。"
这群人常常一同探讨可控核聚变,彼此间的友情深厚,相互了解透彻。
短暂的问候后,张姓专家急不可耐地说道:"你这老家伙,短短几个月就有了重大突破,也不提前告诉我一声。"
唐姓专家一怔,回答:"没有啊,我还以为是你有了新发现,才召集大家的呢。"
这两位在中国的可控核聚变科研领域都是顶尖人物,都误以为对方取得了重大突破。
得知研究进展与彼此无关,两人都惊讶不已。
"一定是王老!"唐姓专家轻笑一声,"他是我们中国可控核聚变科研的领军人物,除了他,没人能做到。"
"这个老家伙,竟然瞒着我们,得好好惩罚一下他。"张姓专家释然了,然而这时,身后有人摇头说:"不是我,我还以为是你们取得了成就呢。"
说话的正是被誉为国内可控核聚变研究先锋的王思礼教授。
他的想法也和大家一样,以为是其他人取得了突破。
众人交谈一番,发现竟无人有重大进展,皆感诧异。
正当他们议论纷纷之际,一位身穿军装、神情威严、肩扛高级军衔的人走进来,身后跟着一排全副武装的士兵。
"是的。"大家都认出了他,"这项实验竟然惊动了军队?"
"各位专家辛苦了。"他严肃地说道,"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这次请各位来,是因为可控核聚变实验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各位都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当然,各位也有各自的重要事务。参与这次实验,遵循自愿原则。"
"如果有事不便参加的,现在就可以离开。"
这群学者专家面面相觑,没有一人选择离开。
面对可控核聚变实验的重大突破,谁不想立即投身研究,探索最新的科学秘密,此刻想走的人无疑是愚蠢的。
"既然大家都愿意参与研究。"这样的场景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那就请先签署保密协议吧。"
顿时,一份份保密协议摆到了专家们的面前。
这些专家个个地位不低于孙道然,签署的保密协议比签收的快递还多,早已司空见惯。然而此刻,看到这份协议,他们仍感到震惊。
协议上竟盖有最高军事指挥部门的印章!
可控核聚变研究一直属于民用领域,使用的是普通级别的保密文件。在此范围内,只要不泄露机密,仍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最高安全局的权威印章烙印其上,昭示着可控核聚变技术已臻完善,甚至可应用于军事,任何媒体必然会被拒之门外。多年来,这般顶级机密指令仅颁布过两次,上一次,正是那赫赫有名的"两弹一星"项目...
这批学者带着忐忑的心情,签下了保密协议。他们暗自思量,可控核聚变试验已推进至何种境地,等离子体维持时间能达到五分钟以上,抑或更长的十分钟?
他洞悉他们的困惑,此刻保密已无必要,于是高声宣布:“在张工总设计师的引领下,我们成功研制出微型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状态能稳定保持在十小时以上。”
“是时候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建造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了。”
说到这里,他亦难掩激动:“我们的清洁能源研究,已然在全球独领风骚!”
此言一出,犹如巨石投入湖心,激起科研界领导们的层层涟漪!
“什么,等离子体状态竟可持续十小时以上!”
“我是不是在做梦,快掐我一下,让我清醒。”
“十小时...实验已相当成熟,确实可以着手大型设备的制造了。”
“几个月前还是只能稳定两分钟,怎么突然跃升至十小时呢。”
这些学者专家们的惊讶并非无理,要知道,将等离子体状态从两分钟延长至十小时,好比将百米赛跑的时间从九点五秒提升至五秒。
而这一切,只发生在短短两个月内。
“这位张工总设计师究竟是何许人物!”所有的目光聚焦于此。
他们中也有几位姓张的专家,交换眼神后便排除了彼此的可能性。
难道是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默默无闻的天才?无论是老牌的资深专家,还是新兴的学术新秀,都无法猜出这位张姓人士的身份。
“会不会...是从海外归来的顶尖专家!”有人猛然拍案而起,灵光一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